4月21日,2025抖音直播行業生態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以“向上向善,聚勢煥新”為主題。
抖音直播內容運營負責人孫琦在會上介紹,過去一年,抖音直播通過多維舉措持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在內容層面,平台推出“優質主播計劃”,制定優質內容標准,推動優質內容不斷涌現﹔在主播賦能上,搭建“主播向上”通道,推動主播從直播間登上央視舞台,並獲得主管部門認可﹔行業創新方面,發展多種直播形態,引入專業制作力量,加強違規內容治理,建立向上向善、積極健康的直播生態。
“未來抖音直播也將從共建直播生態、引領內容向好、踐行文化擔當三個方向持續發力,讓綠色直播成為行業生態的底色,讓好內容成為行業發展的底氣,讓優秀文化成為行業前行的底蘊。”孫琦說。
截至2024年底,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突破8.3億,比2023年增長1737萬人,佔網民總數的75.2%,主播賬號突破1.8億。2024年7月,人社部等三部門發布公示,正式將網絡主播確定為國家承認的新職業。在此行業浪潮下,抖音直播也採取了多項舉措,持續推動內容向好。
平台在15個內容垂類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分出48個子垂類,通過“廣覆蓋+深挖掘”的方式,推動優質內容的發展。同時,平台推出的“優質主播計劃”,為每個內容垂類制定明確的優質內容標准,為主播明確內容優化方向,進一步推動了直播內容邁向精品化、專業化和創意化。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燕表示,當前直播行業已邁入“內容為王”時代,精品化構成了內容生態的根基,而專業化則激活了文化傳承的創新動能。
2023年4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指導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和抖音直播共同發起“藝播計劃—抖音直播院團專項”,助力專業院團開辟線上舞台。截至2025年3月,已有203家國有文藝院團通過藝播計劃入駐抖音平台,平均每天帶來約540場高水平演出直播。
中央歌劇院黨委書記張旭霞在會上說道:“通過直播,我們實現了運營機制創新,讓‘熱愛’變‘熱效應。在這個無限空間的‘新舞台’裡,藝術家們收獲了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的‘新觀眾’,粉絲的鼓勵為他們帶來了‘新發展’,達到了提升自我、吸引觀眾、普及歌劇的多重效果。”
由中央歌劇院6位年輕歌唱家組成的“游吟詩人”組合,在直播間演繹經典歌曲、歌劇選段,平均每場直播都能吸引數千人在線觀看,最近3個月就吸引了20多萬人進入直播間,不少觀眾因為觀看過他們的直播,還會走進線下劇場觀看演出。
大會上,“藝播計劃—抖音直播院團專項”宣布在2025年將進一步升級。未來一年,抖音將投入更多現金、流量、策劃資源,助力文藝院團提升線上直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創作出優質內容的主播群體,也在呈現不斷向上的趨勢,獲得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多方認可。
2024年,中央民族樂團、中央民族歌舞團、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等國有文藝院團與抖音直播聯合發起了“樂上火花”中法音樂交流會、“國舞爭鋒·文化共傳承”、“東方有新藝”等系列主題活動,來自院團的藝術家們不僅為主播們提供專業指導,幫助他們打磨才藝,還與主播們同台共創共演,實現了專業藝術和大眾創作的“雙向奔赴”。
同時,院團還通過官方合作計劃建立主播選拔體系,與優質主播進行簽約。例如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聯合抖音直播發起的“百位青年主播扶持計劃”,就開通了院團簽約渠道,簽約主播將與45位院團青年領軍人才組成“百位青年主播團”,未來一年完成超2000場專業演出。
2024年1月,在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的指導下,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啟動了優質主播培育工程。工程旨在促進直播行業高質量發展,挖掘培育一批行業示范突出、公益帶動有力、社會知名度較高的優質主播。抖音直播作為首家試點平台正式加入了該工程。2024年9月,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發布“優質主播培育工程”首批優質直播間(主播)名單,在公布的208個名單中,抖音入選117個,佔比超過50%。
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副秘書長吳定平在會上指出,經過一年的努力,一批創作優良、內容專業的網絡主播脫穎而出,成為網絡直播行業的重要示范者、引領者,獲得社會、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過去一年,直播行業也有一些新變化。除了個人直播外,抖音直播發展出了團體直播、語音直播等多種直播形態。作為開放式的聲音互動空間,在語音直播中的“多人語音廳”,主播憑借歌聲、朗誦等聲音才藝就能獲得觀眾的喜愛。同時,一些曾經打造過知名綜藝節目的專業制作公司和制作人,也將晚會級別的舞台創意、專業的表演能力、創新的互動玩法移入直播場景,提升了行業制作水平,將直播推向了“精品制造”。
會上,中國網絡視聽協會副會長、短視頻和直播工作委員會理事長魏黨軍表示,直播已經成為承載社會價值、傳播時代聲音的重要文化空間,要進一步優化行業生態,讓網絡直播行業成為傳播正能量的主陣地、服務社會的新平台、創新發展的強引擎。
追求行業規范化、高質量發展也成為各方共識。抖音集團副總裁李三秋表示,過去一年,抖音直播持續治理不良直播行為,重拳打擊黃賭毒詐黑灰產。在技術上,平台引入音頻AI大模型審核,提高處置的效率和准確率。平台治理重心從“處置”轉向“預防”和“引導”,很好地實現了“向上向善·聚勢煥新”的效果。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昌鳳評價,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直播行業呈現出“內容向好、主播向上、行業向新”的高質量發展特征。直播間裡的內容較之前具有更高的藝術水准、文化厚度與知識密度。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